
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,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。今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,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,国家医学中心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纷纷落地四川。全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,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、幸福感不断提升。
不久前,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正式获批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,这是我国西部首个综合医院获批国家医学中心。一大早,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邱昌建就带着团队开始查房,为准备出院的患者说明注意事项。
数据显示,全球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超10亿,也就是说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经历着精神疾病的折磨。而华西医院精神医学,是我国历史最悠久、底蕴最深厚的精神病学及精神卫生学科之一,创新性地提出了综合医院精神卫生“阳光医院”服务模式、多学科联合诊疗服务模式、基于“生物—心理—社会”医学模式的“三轨制”医疗服务模式,有效促进精神卫生服务的规范化、同质化和可及性。
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教授 杨潇:在生物治疗方面,我们主要采用精神类的药物来改善患者的症状;在心理治疗层面,我们会为患者提供像认知行为治疗、精神分析治疗、人际心理治疗以及家庭治疗;社会功能康复,这其实是我们帮助患者回归社会的一个关键。
生物反馈治疗室、“曼陀罗重绘人生”团体课、“狗医生”疗愈活动、拟态光照治疗等项目,都能让患者在最放松的环境中接受治疗。而对于难治性的抑郁症、精神分裂症、强迫症等疾病,中心还会联合功能神经外科等科室开展手术,帮助患者更好地缓解症状。在医护心一体的全方位康复理念中,护理所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心理综合病房护士长 王凤:针对不同级别的患者也给予不同的安全管理措施,从入院到出院、连续的动态的安全管理、危险物品管理、药品的管理,包括家属和患者的健康宣教等等都融入在我们的安全管理中。
下一步,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将进一步聚焦院前主动健康模式、院中精准诊疗模式、院后全面康复模式,构建全生命周期精神医学服务体系。
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 邱昌建:九大工程就包括了我们的疑难重症的一个建设工程,还有预防预测干预的一些工程,还有中西医并行的等等这些工程,乃至于我们在重大的灾难公共卫生事件,也加入了这么一个心理危机的救援,实现了身体心理的共救的这么一个救援体系。
五年来,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还获批了国家口腔医学中心、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获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。而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皆在有序建设中。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,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重要举措。
近日,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·南充市中心医院成功为一名77岁高龄的重症患者,实施了长达9个多小时的高难度心脏外科手术。目前,术后身体恢复良好。
患者家属 胡菊梅:像我爸爸那么大年纪,又得了那么重的病,如果不是他们医术好,救治得及时,后果不敢想象。
2023年7月,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公布,南充市中心医院在现有基础上,与北京安贞医院携手共建,打造以心血管病诊疗为特色的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。
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·南充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 刘仕强:我们疑难危重病的救治水平显著提升,A型(主动脉)夹层的手术成功率达到95%以上,远高于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数据报告的全国平均水平,达到国内一流水平。
一年多以来,医院累计平移新技术89项,填补了多个川东北乃至全省的技术空白。同时,“硬实力”也得到有效提升,总投资13亿元、建筑面积13.14万平方米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,目前已完成总进度的95%,预计今年底正式投用。
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·南充市中心医院执行院长 刘杨:届时医院总床位将达3700张,成为省内地市级城市规模最大的三甲医院,切实让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果惠及广大群众。
回望过去五年,我省加快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体系,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延伸和均衡布局,发挥国家医学高峰、西部医学高原、全域医学高地“三高建设”引领作用。下一步,我省将围绕五个方面重点发力,加快推进健康四川建设。
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、副主任 赵汝鹏:一是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健康为中心;二是资源配置从行政区划分层布局转变到以人口流动动态调整;三是机构建设从数量规模扩张转变到质量效益提升;四是改革治理从单点分散转变到“三医”系统协同发展与治理;五是服务模式从被动就医转变到主动健康,(让)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、幸福感不断提升。
(原文链接:锦绣“十四五” :建设优质均衡医疗服务体系 提供“高质量”健康服务)